京政發〔2011〕21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北京地區是全國國防科技工業最為集中的區域,軍工資源豐富,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為貫徹《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 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37號)精神,積極適應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機制改革和軍隊裝備采購制度改革要求,落實國家區 域經濟規劃戰略部署,大力發展軍民結合產業,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實現軍工經濟與區域經濟的有效融合,現結合本市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指導方針,以“高端引領、軍民統籌、優化集聚、重點帶動”為原則,全面提升高端產業引領能力、軍民兩用技
術創新能力和資源要素互動能力,突出高端研發、先進制造和總部經濟的產業形態,將軍民結合產業納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范疇,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良性互動,實現北京地區軍民結合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全市軍民結合產業實現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年平均增長20%以上;軍民結合產業中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增加 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0%。保持北京地區國防科技工業綜合實力全國第一的地位。建設3個千億元級軍民結合產業集聚地、10個軍民結合特色產業基地,培育 20個百億元級軍民結合企業集團、50個十億元級軍民結合企業。形成產業集聚、結構合理、布局優化、核心競爭能力突出的產業發展模式。到2020年,全市 軍民結合產業實現總收入達到8000億元。形成體系完善、創新引領、高端集聚、高效增長的軍民融合高端產業形態,成為全國軍民結合產業創新驅動發展的策源 地、高端產業的重要承載區和輻射全球的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高地。
三、重點工作
(一)推進重點領域九大工程。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依托,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契機,突出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應急救援裝備等六大領域,著力促進軍工高新技術轉化與產業化應用,重點推進九大工程。
1、衛星產業快速成長工程。以北斗衛星產業化應用為核心,積極支持衛星設計、研發、制造和發射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衛星地面應用設備制造及系統集成;大力推動衛星應用產業發展,重點扶持衛星地面運營服務、通訊與遙感服務、導航與授時等業務領域。
2、航天技術應用示范推廣工程。大力發展空天信息技術、空間生物技術、航天高端制造技術等,推動航天技術在國家安全、減災救災、交通運輸、物聯網、遠程服務等領域的轉化及產業化應用。
3、航空關鍵系統重點突破工程。重點發展航空動力、航空電子等核心系統的總體設計、高端研發與總裝測試,大力支持航空新材料、航空優異制造等航空高技術的研發及轉化應用。
4、通用航空產業培育壯大工程。重點培育通用航空高端制造業,支持高端公務機、無人機、航電系統、通用航空發動機、飛行模擬器及地面綜合保障系統等領域技術
和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大力推進通用航空運營服務業發展,打造公務飛行營運樞紐。
5、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工程。重點發展“核高基”專項、新一代智能交通、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宇航級電子元器件、專用大型軟件、高性能計算系統等,加強系統集成與應用增值服務建設,推進安全電子領域的技術及產品升級換代。
6、高端裝備制造跨越發展工程。重點發展新一代石油與地質、新一代電力、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電子信息制造等行業裝備,推進智能機器人、數字化設計與加工制造裝備、測試儀器等高端裝備的產業化應用。
7、軍民兩用新材料創新突破工程。支持軍民兩用信息材料、復合材料、含能材料、高性能金屬及合金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8、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推廣應用工程。重點支持以高溫氣冷堆、低溫核供熱堆為代表的新型核能技術與裝備的產業化,推進先進核燃料循環技術應用服 務。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推進熱能工程、水污染綜合治理、分布式能源管理、環保監測治理等領域技術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9、應急救援裝備推廣應用工程。以滿足城市管理與應急、反恐維穩和搶險救災需求為重點,大力發展安保安防、特種車輛、非致命驅散與打擊、危險物檢測與處置、特種光電偵測等非戰爭軍事裝備,以及應急指揮通信、監控預警、人工影響天氣、醫療救援等領域技術裝備。
(二)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優化存量、集聚增量,實現集約式發展。加強統籌規劃,引導資源要素在現有空間 區域內合理布局,協調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工程建設,保障國防科技工業核心能力。重點發展中關村科學城軍民融合創新基地、大興軍民結合產業基地、順義航空產 業園等3個軍民結合產業發展集聚地,在海淀、房山、昌平、豐臺等區建設一批軍民結合特色產業基地。
(三)大力支持軍工集團公司在京發展。鼓勵軍工集團公司統籌規劃北京地區的資源要素,打造特色產業基地;鼓勵在京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工 程項目,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鼓勵軍工單位總部在京落戶,打造軍民結合總部經濟中心區,強化對全國的決策指導、資源配置和輻射帶動作用;鼓勵在京設立 高端研發機構,開展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鼓勵與地方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實現共同快速發展。
(四)積極扶持民口單位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鼓勵和扶持民口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事業單位承擔軍品科研生產任務,參與軍工企業的改制重組。鼓勵 民口單位與軍工單位加強產學研用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和支持民口單位優化資源要素、集聚發展,并將優勢資源向軍工領域轉移,發展軍民結合 產業的特色領域及產品,滿足國防需求。
(五)著力推動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化。鼓勵軍工集團公司完善軍民兩用技術輸出渠道,建立軍民兩用技術轉移和產業孵化中心。支持各類中介機構參與 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建立軍民兩用技術成果交易和信息交流平臺。引導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軍民兩用技術研制、開發和產業化應用。積極推進軍民通用標準體 系的建立實施,促進軍民通用設計、制造等先進工業技術的合作開發、雙向服務與成果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領導牽頭,市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各軍工集團公司參與的本市推進軍民結合產業發展領導協調機制,統籌全市軍民結合產業 發展工作;加強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局等相關部委和單位的合作,建立部市聯動機制。市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負責日常聯絡和溝通工作,協調 組織重大工程、重大項目落地實施。
(二)加強統籌規劃。把軍民結合產業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訂《北京市軍民結合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市各有關部門在制訂全市 產業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和社會管理等規劃時,要充分考慮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戰略要求,組織專題研究并統籌落實。
(三)加強政策支持。市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區縣政府要在產業扶持、科技創新、財政支持、人才引進、土地利用等方面制定、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在 行政審批、政府采購、信息交流、金融服務、資質認定、綜合配套保障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市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區縣政府要按照本意見要求,加強統籌規劃,明 確職責分工,密切溝通配合,強化服務意識,抓緊制定具體方案和工作措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